王绮婷
作家古清生的新书《森林中有许多酒》是他隐居神农架十年的随笔集,亦为其生活经验的非虚构记录,并杂糅地质学、博物学、自然考察、生态文化思辨等丰富元素,展示了一种生态主义视阈下的根性写作与家园意识。
1996年,古清生与他人合著《中国可以说不》,创下300万册的销售佳绩。2009年,他为探寻“一个文学路径的转身”,放弃北京的工作,定居神农架山村,经营茶园,开启写作与生活的双转向。
中国古代文人素有“躬耕西山”“采菊东篱”之传统,古清生笔下的山野岁月,亦洋溢着此种晴耕雨读的诗意:种茶养蜂,莳花酿酒,夜读静思,以劳养体,以自然修养文笔心性。但相比古人隐逸的无为,古清生追求的是一种现代性的“有为”,养殖推广各类生态有机农产品,培育出获专利的“金茶”。“我的耕读生活比过去的人生丰富了无数倍”,他在访谈中自豪地说道。
茶田不仅是作家的精神幽园,也是与现实相济的严肃事业,诗意的栖居背后,更多体现着农耕之艰辛。古清生写山间四时佳景,春花秋虫,物候流转;亦写采茶时的暴晒,双手的皲裂,与野兽的对峙,停电夜晚,“五十八条生命”(在孵的小鸡)说没就没了,村民种川乌辛劳一年却连种子钱都赚不回……山林札记与生活片段如影随形,生存的粗粝,险峻与万物有灵的浪漫,时时并置、互映,一如神农架的莽莽群山,迷人却令人心存敬畏。这种并置也让文本叙事摆脱一般散文的浮泛抒情,获得切实可触的在场与介入纵深。
大量的自然观察记录,加深了上述的在场感。务农之余,古清生跋涉于神农架的山脉水系间,考察研究各类野生动植物,进山觅熊,雪中遇豹,追随白鹭访寻大湖,种种经历,如野外纪录片般写实且充满科普趣味。扇脉杓兰、五脉绿绒蒿、北红尾鸲、齐口裂腹鱼,神秘美丽的生物,在他笔下既有科学的准确表述,同时也作为其文学内观的丰茂风景,寄托感悟,兴发幽思,一起构建文本的多重对话空间。
从凝视动植物的生命形态中生发对自身的辩思,追寻精神皈依,进而触及人与大地、历史、文化、社会的内在联结思考,是本书的一抹亮色。神农架的崇山峻岭,分布广泛的生物群,很容易令人产生动植物才是山中“主人”,人类不过是“借居之客”的敬畏感。“森林是花朵和果实的家”“我们是一群闯进森林的异客”“在了解大自然之前,我内心只有保持敬畏”,此类谦逊的叙述,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省思常见诸文中。
古清生坦言,自己的写作深受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影响。卡森将地球视作一个整体生态系统,认为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繁盛都同样重要,并给予非人类生命平等的视觉,她的作品和思想催生了后来的环保运动思潮和生态主义诞生。
书中行文,同样显露着这种“生命平等”“天地与我为一”的世界观与生活审美。古清生与麂子一家为邻,和平共享茶园里的作物;对悠然吃草的牛,萌发“诗意的生存,牛也喜欢”的观照;甚至对偷吃自家核桃的野猪,也投以“同为吃货”的共情与保护。人与万物和谐相依,同享一个家园的美丽图景,鲜活地跃然纸上。
梭罗说步入丛林,是因为“希望活得深刻”,自然不仅赋予人类生命与资源,亦对人的心灵、认知进行反哺、构建。为了实现自食其力,也为增添写作素材,古清生向村民请教农事,跟随专家识辨动植物,查阅论文、书籍,自学生态学和环保养殖。十年耕读生涯,他从都市作家,转身成为专业种茶人和生态保护学者。多元的生活经验,自然的丰赡,为他的作品注入敏锐的环保视野,博物学的厚度质感,也让自然文学母题得到身心的双重书写。
自然文学,自17世纪发展至今,已被纳入生态主义的视阈下,主题从最初抒发自然生活的身心体悟,呼唤环保意识,迭代为与生活方式、文化哲学、价值观审美等一体同构的整体生命意识表达。言说对象也从景物、生物,扩展到地域、民族文化的根性写作、家园叙事、历史映射等广阔空间。
在《森林中有许多酒》中,古清生也对神农架地域的楚文化元素进行了勾勒。他将亲身游历与历史见识勾连,对神农氏的采药地、楚国青铜冶炼遗址、《楚辞》中杨越文化成分进行考辨,力图穿透神农架的地理风景抵达其文化景观源头。对定居的红举村与古巫咸国的渊源、民俗传统,他亦作了源流考,甚至还动了帮村民修村史的念头。用文化的目光打量自身所在地,以历史的视觉汇通民风地貌,“此时此景”与文献神话的关联,正是自然文学发展新姿态的显影。
自然、家园与文学的互构关系,可借诗人林莉的话描绘:“一首诗,从出生地域出发,从生命与土地、家园的生态完整性出发,建立起与大地、自然、心跳的密切联系和人文信仰。”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享受着科技和物质的便捷,也承受着现代化的双重危机、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疾病肆虐;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社交网络上的言论更是动则两极化,充斥戾气,心灵无所依归。因而,重返大地,在与万物包括人与人的直面交流中,寻回生命的实在感,确认自我与他者、世界的亲密关联,构筑精神家园,已成为很多都市人的内心向往。
在此语境下,《森林中有许多酒》无疑契合了人们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心灵诉求,也提供了一种现代田园生活方式的例证与可能性讨论,当中展现的生态保护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探索,更值得人们深思、品味。
审核:翟家强 易先骏 昝林红 编辑: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