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柯祎)在神农架的青山绿水间,劲牌神农架酒业有限公司秉持“生态优先、联农带农”理念,遵循“树正气、有担当、可持续”准则,趟出一条“以酒兴产、以产促农”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订单农业、技术赋能、产业融合等创新实践,企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订单农业:构建田间到车间的 “共赢链”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当下,神农架大地处处可见农户种植高粱的忙碌景象。
新华镇大岭村村民姚明英种植高粱已有十年,收成逐年向好,让她尽享丰收喜悦。“今年种了0.66公顷,估计能收一万多斤高粱,能卖3到4万元。”姚明英说道。
新华镇大岭村党支部书记田产权介绍:“2024年,大岭村种植高粱20.6公顷,平均亩产 425公斤,总产量13万公斤,总产值超100万元。”大岭村只是劲牌神农架酒业“联农带农”融入产业链前端的一个缩影。
一滴好酒源于一粒好粮,田间地头是神农架酱酒品质的第一车间。劲牌神农架酒业从源头把控品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严格筛选种质资源,确保酱酒品质上乘。
2016年,劲牌神农架酒业引入贵州红缨子高粱,发动农户在神农架大规模种植。酿造车间主任黄灯芳介绍,红缨子高粱花青素含量高、耐蒸煮、出酒率高,是酿造茅台等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提供种子,聘请农技专家全程指导,高粱成熟后,以高于市场价1元每公斤的“保护价”签订收购协议,全部回收。这一模式既保障了企业原料供应,又让农户年均增收超500万元,带动近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为提升种植效率,劲牌神农架酒业联合湖北省质检院及农业专家,制定湖北省首个酿酒高粱地方标准《酿酒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对种苗培育、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作出规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培训、抗旱减灾指导等措施,高粱亩产量从 2021 年的166公斤增至2022年的300公斤,增幅达80%。
劲牌神农架酒业副总经理王维涛介绍,公司已带动全区6个乡镇52个行政村种植红缨子高粱。截至2024年,累计用工15万人次,投入3000万元用于收购和技术支持,助力1700余户农民增收,真正实现“种一片高粱、富一方百姓”。
教育帮扶与稳岗就业:高标准践行社会责任
做好事易,坚持难。一个企业对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公益项目,能坚持多久?劲牌神农架酒业的答案是:已坚持12年,并将持续下去。
这份坚持意义非凡,改变悄然发生。2022年11月14日,神农架高中2022级慈善劲牌阳光班开班仪式举行。“无需回馈劲牌,若有能力,就回馈社会,帮助更多人。” 劲牌人的情怀与善念尽显。开班仪式上,劲牌神农架酒业负责人勉励学子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奉献社会,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点滴善举蕴含巨大能量,潜移默化塑造着学生健全人格与纯净心灵。神农架高级中学劲牌阳光班学生陈晓梦(化名)说:“别人家孩子打工能补贴家用,我不仅不能赚钱,读书还花家里钱。若没有劲牌资助,我会犹豫是否继续读书。”
对大山里的许多孩子而言,读书有着沉重心理负担,对父母家人心怀愧疚。2022级“劲牌阳光班”班主任万志林表示,“劲牌的资助,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学子的后顾之忧,物质上减轻经济压力,精神上缓解心理负担,让他们更有奋斗动力。”
自2013年起,劲牌神农架酒业在神农架林区高级中学设立慈善 “劲牌阳光班”,每年资助60万元,助力千余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公司也凭借良好社会效益和知名度,四次荣获国家慈善最高荣誉 ——“中华慈善奖”。
随着公司发展,招聘时优先招录失地农民、零就业户、“4050”人员、下岗工人及待业大学生,带动林区就业,还将业务外包给周边贫困户,增强其 “造血” 能力。劲牌神农架酒业技改扩能项目是近 10 年神农架最大投资项目,建成后酱酒年产量达2.1万吨、储能20 万吨,可为林区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未来,劲牌神农架酒业将深化“酒业兴农”战略,探索“定制农业”“数字农服”等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让神农架的“绿色宝藏”绽放更大活力。
审核:房泽洋 喻玲 编辑: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