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让濒危植物重焕生机
发布日期:2025-02-09 09:03:52 来源: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21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房泽洋 胡鑫)2月8日,记者实地探访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验室。

步入温室大棚,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验室主任姜治国正细心地观察着“小勾儿茶”的生长状况,并清除周围的杂草和枯叶。

“这是我们精心培育的‘小勾儿茶’,在神农架林区仅存五六株,实为珍稀。”姜治国介绍。

小勾儿茶,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范围极窄,已被列为《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中的极小种群保护物种,评定为濒危等级,同时也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实验室里,除了小勾儿茶,还有洪平杏、庙台槭等众多濒危珍稀植物正在茁壮成长。

“对于一些在自然状态下无法自我繁育的物种,我们会提供人工辅助,收集种子,采集茎段,通过种子繁育、扦插繁育等方式助力它们的繁衍。”姜治国解释道。

自2009年投入运行以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实验室配备了试剂配制室、无菌接种室、植物生理室等先进设施,并拥有完善的温棚、苗木基地等基础设施,为各类动植物实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调查、监测、评估神农架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并加以收集、保存和扩繁。”姜治国

实验室成立以来,主要采用组培技术,辅以播种育苗、扦插、嫁接等繁育技术,成功培育出珙桐、红豆杉、连香树、银杏等11种5000余株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巴山冷杉、华山松等8种3万余株生态苗,为神农架植被生态恢复和荒山造林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实验室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植物组培相关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5部,申请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一项成果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

“2025年,我们将按照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612’计划,扛牢源头责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以‘挽救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己任,深入开展濒危物种的引种保育、人工扩繁、野外回归、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姜治国说,加强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开展好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繁育,维护好林业生态安全。同时做好濒危物种的野外回归工作,不断恢复野外濒危物种的种群规模和数量,为神农架的珍稀植物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审核:陈东东 马黎明 编辑:蒋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承办单位: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鄂ICP备20210113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