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报)记者 张珊珊
编者按:素有“华中绿肺”之称的神农架,森林覆盖率91.1%,拥有古树名木62万余株,占我省总数的80%以上。距离2003年神农架第一次古树名木调查15年后,今年4月,按照省绿化委、省林业厅要求,神农架启动第二轮古树名木调查。
茫茫林海、原始森林,有荆棘、有险滩…工作组如何开展调查?现场情况怎样?本报记者走基层,带您走进神农架古树名木调查工作组大九湖片区小组,实地体验一线调查人员的一天。
每一名调查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巡护员
6月24日,早上八点不到,夏季的大九湖,湿地上空的晨雾刚刚散去,在竹山垭子一处林子里,伴着清脆的鸟鸣声,神农架国家公园古树名木调查组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
“1号树,胸径:43.3公分、树高28米,冠幅:东西7/8米。”“收到。”郭启付正在测量一棵锐齿槲栎,组员王辽负责记录。
郭启付所在的小组共有4名调查员,进组之前,4个人分别在木鱼、下谷等基层站所工作,都是有着多年森林巡护经验的老巡护员。
据神农架第一次古树名木调查数据显示,大九湖境内共有古树名木15万余株,涉及调查范围1400公顷。
适合山区的测量法—角规测量法
今天,组里多了两位新成员。
“水平距离10.8米,胸径多少?”“收到,胸径43公分。”此次调查,谢晓林是国家公园区域外业调查的负责人,提到大九湖片区目前的调查进度,谢晓林有些担忧。
今天,他来大九湖,给大家作角规测量法的培训,希望以此加快调查进度。
谢晓林双手端平,站在事先标注的中心位置,用GPS角规测量仪,向正前方一棵树指去,嘀的一声,红外线感应器在树干上投射出一个红点,GPS显示数据:水平距离10.8米。
10米外的程小年和郭启付,用皮尺围住树干,测量胸径。“测树的胸径,要从树干往上1.3米的位置处开始。”程小年是从外地考到国家公园的大学生,今天,他负责协助谢晓林的培训。
“刚刚这棵树,我们用的就是角规测量法,利用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坡度下的测量数据。”林区海拔高低起伏,要找到适合山区的测量方法,才能加快调查进度。区别与平原地区,谢晓林坦言,神农架的古树名木调查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
吃泡面=加餐
离开1号调查点,已过12点,一上午的测量,组员们疲惫不堪,循着上山时的脚印小心下山,在大九湖一处移民搬迁户的旧房子里,烧水泡面。
“一般,我们中午都不下山,就在山里吃。”冷馒头就着矿泉水就是一顿,是组员们中餐的日常,今天,有记者同行,组里决定,吃泡面加餐。
把泡面盒子装进垃圾袋,小心收走,吃完泡面,王辽摸出一包瓜子,组员们围拢到一起,边嗑边聊。一刻钟后,谢晓林带队,动身向下午的测量点出发。
箭竹密布镰刀开路
下午的调查点,距离山下有段距离,顺着郭启付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箭竹密布,没有路。
跨大步爬上路边的高坎,一头钻进林子,王辽和郭启付用镰刀砍掉挡住去路的杂草和箭竹枝叶,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试探,队员们前后照应着,艰难行进。
“我们都习惯了,现在被刮一下也不觉得有多疼了,你看我们哪个脸上没有印子啊?”箭竹刮脸,对于组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小事一桩。山雨突袭,才是组员们感觉最糟糕的事情。“好不容易爬上山,就怕下雨,耽误了调查不说,又没地方躲,只能硬着头皮淋雨往回撤。”
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神农架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摸不着头脑。常常早上起来是大晴天,转瞬间风雨大作。
“从四月份进山调查,有一半时间是下下停停的雨天。”两个月的调查,组员们在山里没少被雨淋。他们统计过,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大九湖至少有10天的时间是说变就变的雨天。
夜晚时分最想家
下午5点半左右,组员们动身下山,一天的工作结束。
“用角规测量法是不是快一些?也挺准确。”“确实,一下午,测了有五六十棵吧。”扛着工具,组员们有说有笑地下山。
“晚上吃什么?”“我给大家露一手怎么样?”工作之余,谢晓林烧的一手好菜,听到他晚上要做饭,组员都很期待。
一个土豆排骨干锅,几盘小菜,组员们一人一杯白酒,围着桌子,享受着辛苦一天后的晚餐。
“看,有记者来采访爸爸工作呢!”手机屏幕里,一个组员5岁的儿子,兴奋地跟大家打招呼。
“天天在山里,大半个月不回家,晚上最想家,想孩子。”几杯酒下肚,组员们开始互诉衷肠。
夜,渐渐走近,窗外,大九湖的天空,繁星点点。
(责任编辑:易伟)